魅力之光十二年:追光的人,終將光芒萬丈
發布時間:2024-07-29 信息來源:
“有一束光,簇擁太陽,像春風浮動心房,指引眺望的方向;有一束光,劃過夏天,像琴弦歌唱少年,奏響啟航的號角……”
在《光核少年》飽含朝氣的悠揚歌聲中,由中國核學會、中國核電聯合主辦,漳州能源承辦的第十二屆“魅力之光”全國核科普夏令營如期而至。一群來自北京、甘肅、臺灣、廣西、浙江、山東等地的少年,懷揣著對核的無限遐想和向往,紛紛背起行囊共聚福建赴約,踏上一場追尋熱愛與夢想的核能探秘之旅。
核天一體的科普盛宴
“咦?核科普活動里還能聽到航天領域的院士講授嫦娥探月工程,有種吃到雙倍芝士的快樂,太哇噻了!”這是“魅力之光”首次與航天系統深度協同?! ?/p>
新中國成立以來,老一輩核工業人與航天人共同鑄就了偉大的“兩彈一星”精神。今年是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60周年,核工業與航天雙向奔赴,以“魅力之光”為媒介進行科普對話,弘揚“兩彈一星”精神,發揚“科學報國”傳統?! ?/p>
“X射線、γ射線、高能電子、質子、重粒子、中子等透過物質,發生電離效應,在工業、農業、環保、醫學等一系列產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形成了一個產業鏈”,在科普講座上,樊明武院士作了題為《核技術應用》的精彩講座,為營員們普及了核技術的發展以及在各領域的應用,并勉勵營員“世界需要和平,但和平需要盾牌。年輕一代是未來,希望你們好好學習,把中國科技推向世界最前沿?!睜I員們緊握手中的筆,以此為劍深刻科技報國于心。
“大家知道航空與航天之間有什么區別嗎?航空航天雖一字之差,卻是兩大技術門類,航空通常是指地面以上,100千米以下的大氣層內……”在一問一答間,營員們跟隨于登云院士的思路,沉浸式聽講了一堂題為《嫦娥探月工程成就與展望》的“大師課”,系統全面地了解了人類探月的意義、我國航天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世界各國未來的探月計劃等航天知識,從中深切感悟出“創新決定未來”的意義所在。正如來自甘肅通渭的楊彧同學的真情流露:“我們享受著科學前沿帶來的便利研究成果,但這些都離不開創新與探索。所以我們要面向未來,勇于創新,勇于探索,堅守‘兩彈一星’精神,以夢為馬,不負韶華?!薄 ?/p>
如果說聆聽院士講座是別開生面的學術分享,那么觀摩“魅力之光”全國優秀科普講解員風采展示活動則是“核天一體”的科普盛宴?!痘鹋c冰的交響曲——探秘氫氧發動機》《小魚跳跳闖核電,屏障層層保安全》……來自核與航天領域的16名優秀科普講解員選取小角度,科普大學問,用深入淺出的語言、生動形象的示例和圖文并茂的課件,全新講述了重大工程、人民生命健康、核安全、科學家精神等內容?!昂四芄┢脑砗唵蝸碇v就是燒開水與自嗨鍋的組合”“這樣大型柔性太陽電池翼便在空中完成了整套廣播體操”“每天一包煙,月月拍胸片”,比賽現場金句頻出,掌聲連連,晦澀難懂的科學知識在講解員的繪聲演繹下,變成了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收獲了營員們目不轉睛的熱切目光?! ?/p>
“這些硬核知識以一種奇怪的方式進入了我的腦袋”“核能的奧妙與航天的壯麗讓我肅然起敬”“我國強大科技力量的背后是眾多科技工作者鮮為人知的付出”,營員們意猶未盡,同時漸漸開始思考,作為新時代少年的“我”該做什么、怎么做?! ?/p>
這便是“魅力之光”的魅力,不斷擴展科普“朋友圈”,吸引多元力量加入陣營,為光核少年提供更多熱氣騰騰的科技知識和讓人直呼哇噻的學習體驗,引發科技報國的強烈共鳴?! ?/p>
充滿生命力的核科普
七月的漳州,綠蔭浮動,碧波蕩漾,一呼一吸間皆是熱烈的氣息。
本次夏令營中,特別添加了一張文化之旅的標簽?!巴瑢W們,現在車窗外大家看到的就是向東渠,它長達85.81公里,是靠5萬多位建設者用‘一釬一錘’‘肩挑鋤挖’的方式建成”,在帶隊老師的介紹下,營員們將視線移向車窗外,一條灰褐色的“巨龍”橫亙在山野間,綿延不絕?!皼]有現代化設備可用,當年的漳州人民是如何建成向東渠的?”帶著這個疑問,一到達江南紅旗渠——向東渠事跡展示館,營員們便迫不及待地找尋答案。館內,每一件老物件、每一張老照片、每一份泛黃的資料都在訴說著那段可歌可泣的故事,營員們深受感動,有人拿出手機拍照留念以便時常感念,有人模仿雕塑動作試圖感受那份艱辛,問題的答案也在此刻具象化,是每一位建設者共同鑄就的“勇于擔當、團結奮斗、攻堅克難、開拓創新”精神。
近半小時的車程后,營員們來到十幾公里外的華龍科技文化園,參觀漳州能源科普文化館。在這里,營員們沿著參觀路線,跟隨講解員邊看邊聽邊學,深入了解了我國核電發展戰略、核電機組建設情況、“華龍一號”創新技術、清潔能源發展等核科技知識,更重要的是詳細了解了核工業歷史,重回那段激情的歲月,領悟“兩彈一星”精神和“四個一切”核工業精神的內涵。
“我覺得核工業人與漳州人民都是好樣的,都有團結拼搏不服輸的精氣神,一個打造出了能點亮萬家燈火的‘華龍’,一個建造出了引水入千家萬戶的‘巨龍’!”一名營員由衷感慨道,“他們的經歷讓我體會到了團隊的力量。這個活動使我迅速成長為銳意進取、樂于挑戰的少年,而我很慶幸,在其中認識了更多這樣的伙伴?!薄 ?/p>
館內還設置了一個“彩蛋”,營員們拿著明信片,協同作戰,一一找到打卡點集章,成功解鎖出蘊藏著“華龍一號”“抽水蓄能”核電特色元素和“漳州古城”“土樓”“水仙花”“云霄石礬塔”地方特色元素的寶藏拼圖,當營員們轉至漳州核電現場時,放眼望去,拼圖畫面真實呈現在眼前。漳州能源正在努力打造的“國之華龍、兼容并蓄、處處風光、無限生態”的中國特大型清潔能源基地融入這方水土,構成一幅企地共建共榮、共贏發展的核美畫卷?! ?/p>
“我能充分感知到,核電文化與閩南文化早已在這片土地上交融,煥發出了別樣的生機與活力,我也想在這樣的地方工作生活”,營員們看見此情此景不約而同地贊嘆。
“我在本次活動中沉浸式體驗了核科普的美妙,切身感受到生態與能源的‘核諧之美’”,來自北京八中的陳老師如是說道?! ?/p>
這便是“魅力之光”的魅力,是接地氣的核科普,也是高大上的核科普,更是充滿生命力的核科普,激勵光核少年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好少年?! ?/p>
十二載一年輪,正值“少年”
翻開歷史的扉頁,“魅力之光”核科普活動從2013年連續開展至今,已走過十二個年頭,成為全國連續舉辦時間最長、參與人員規模最大、活動形式最豐富的核科普品牌活動。十二載一年輪,對于正值少年的“魅力之光”來說,這既是圓滿的句號,也是嶄新的開始?! ?/p>
回看成長點滴,“魅力之光”逐步壯大核能科普生態圈,探索出一條核科普的有效路徑,達成諸多魅力成就:參與核知識競賽的青少年覆蓋全國2840所中學,帶領大量營員沿著我國核電建設版圖,走遍了中國核電旗下的秦山、田灣、福清、海南、三門、徐大堡、漳州等核電基地,累計參與人數超過600萬,更為可貴的是,無數個與核有關的夢想在這里啟航,多位青少年伴隨著“魅力之光”完成了學業和職業的成長,堅定地成為中國核工業發展的一分子,深刻詮釋了科普工作的重要意義?! ?/p>
十一年前的高二學生鄭若涵在迷茫中被“魅力之光”照亮,如今正在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讀博三的他已成為身處其中的那束光;秦山核電站的“00后鄰居”陳加偉和鄒欣宇,在“魅力之光”的影響下,選擇將核作為自己的志業,開啟了追逐核電夢想道路;熱衷核電知識競賽的鄉村教師張社會如同一位“引光者”,自2015年起連續9年帶領學生參加“魅力之光”,為農村孩子插上科學的翅膀?! ?/p>
這便是“魅力之光”的魅力,有著“不啻微芒,造炬成陽”的內核,指引每一位光核少年發現光、追逐光、成為光、傳遞光,將光榮與夢想的動人故事書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p>
“在我看來,‘魅力之光’不僅是一場活動,更是一種責任,一種擔當,甚至是一種文化象征。通過‘魅力之光’,科普知識得以傳播,核電行業的優秀人才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薄镑攘χ狻钡睦吓笥?,南開大學學生張明一動情道?! ?/p>
“華龍科技文化園以及漳州核電現場讓我近距離感受了核電技術的發展以及模擬機房的震撼。夏令營就像一束光照進我的心里,激發了我為祖國科技發展而不斷學習的動力,在未來祖國建設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來自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的馬澤惠同學堅定表示?! ?/p>
“夏令營活動雖然短暫,在讓我們收獲友誼、開闊視野的同時,更增加了我們對核科學的認識,激發了大家學習科學的濃厚興趣,我相信,今天在我們心里種下的這一粒種子,日后定能成長為報效祖國的參天大樹?!闭憬∠笊娇h寧波濱海學校的王涵琳同學激動地說道?! ?/p>
核科技創新與核科普發展任重道遠,但我們堅信,下一個十二年,“魅力之光”定能拾級而上、不貳其志,在每一個“你”的加入中釋放更多光與熱。(周穎、中國核電宣傳文化中心)